一、全社會用電情況
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82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2%,其中,10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6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
分產業看①,1-10月,第一產業用電量8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4%,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2%,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8%;第二產業用電量454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1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6.6%,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62.2%;第三產業用電量119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9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7.5%,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26.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9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4.6%,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9.2%。
圖1 2020、2021年分月全社會用電量及其增速
1-10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3%,增速同比提高10.1個百分點。全國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2.0%,增速同比提高10.3個百分點。制造業中,四大高載能行業合計用電量同比增長8.4%,其中,建材行業同比增長10.0%,黑色行業同比增長8.8%,化工行業同比增長8.1%,有色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2%;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合計用電同比增長18.3%,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同比增長超過15%,分別為26.6%、22.2%、19.0%、18.9%和18.7%;消費品制造業合計用電同比增長14.5%,其中,家具制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紡織業同比增長超過15%,分別為22.1%、19.7%、19.7%、19.5%、18.2%和17.6%。
1-10月份,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0.0%。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公共服務及管理組織同比增長均超過20%,分別為26.1%、25.3%、24.8%、22.2%和20.7%。
1-10月,20個省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10月份,第一產業用電量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7%;第二產業用電量45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第三產業用電量11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1%。
10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1%,增速同比回落4.5個百分點。全國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4%,增速同比回落9.5個百分點。制造業中,四大高載能行業合計用電量同比下降1.0%,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合計用電同比增長6.2%,消費品制造業合計用電同比增長1.8%。
10月份,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4.3%。其中,房地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1.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1.1%,公共服務及管理組織用電量同比增長17.2%。
10月份,17個省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二、發電生產情況
截至10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3.0億千瓦,同比增長9.0%。其中,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10.6億千瓦,同比增長17.1%,占總裝機容量的45.8%,占比同比提高3.2個百分點。水電3.8億千瓦,同比增長5.1%;痣12.8億千瓦,同比增長3.6%,其中,燃煤發電11.0億千瓦,同比增長2.1%,燃氣發電10701萬千瓦,同比增長10.2%,生物質發電3534萬千瓦,同比增長29.9%。核電5326萬千瓦,同比增長6.8%。風電3.0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分別為28518和1445萬千瓦),同比增長30.4%。太陽能發電2.8億千瓦(其中,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分別為28162和52萬千瓦),同比增長23.7%。
截至10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21.6億千瓦,同比增長8.4%,比上月增加554萬千瓦,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水電3.4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1億千瓦;火電12.7億千瓦,其中,燃煤發電11.0億千瓦,燃氣發電10549萬千瓦;核電5326萬千瓦;并網風電3.0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1.9億千瓦。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671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6個百分點。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1022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5個百分點。全國水電發電量前三位的省份為四川(2766億千瓦時)、云南(2557億千瓦時)和湖北(1351億千瓦時),其合計水電發電量占全國水電發電量的65.3%,同比分別增長-3.4%、9.0%和-3.0%。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475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7個百分點。分省份看,除西藏、吉林、河北和河南同比下降外,其他省份火電發電量均同比增長,其中,增速超過30%的省份有青海(48.8%)、重慶(31.1%)和廣東(30.9%)。
1-10月份,全國核電發電量33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0個百分點。
1-10月份,全國并網風電廠發電量52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9個百分點。
三、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情況
1-10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3180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106小時。
圖2 2005年以來歷年1-10月份利用小時情況
分類型看,1-10月份,全國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159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65小時。在水電裝機容量排前10的省份中,除浙江外,其他省份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均同比降低,其中,青海、廣西、湖南和廣東降低較多,分別降低688、454、368和314小時;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665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293小時,其中,燃煤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786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336小時,燃氣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259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136小時。分省份看,全國有14個省份的火電設備利用小時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江西、內蒙古、福建、新疆和甘肅超過4000小時,分別為4339、4199、4147、4118和4010小時,浙江、廣西、海南和安徽超過3900小時,而西藏僅為235小時。與上年同期相比,除河北、吉林、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和西藏外其他省份火電利用小時均同比增加,其中重慶、青海、浙江、廣東、湖南和四川增加超過700小時,分別增加948、907、807、786、727和725小時;全國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6471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372小時;全國并網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827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100小時;全國太陽能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097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8小時。
圖3 1-10月份風電裝機較多省份風電裝機容量和設備利用小時
四、全國跨區、跨省送出電量情況
1-10月份,全國跨區送電完成58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其中,華北送華中(特高壓)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5%;華北送華東5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0%;東北送華北42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0%;華中送華東35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7%;華中送南方22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0.8%;西北送華北和華中合計16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4%;西南送華東79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4%。
1-10月份,全國各省送出電量合計135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其中,內蒙古送出電量20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4%;云南送出電量14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6%;四川送出電量122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9%;山西送出電量10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2%;新疆送出電量9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1%;寧夏送出電量85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5%。
10月份,全國跨區送電完成6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其中,華北送華東3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0.7%;東北送華北30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1.6%;華中送華東4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6.8%;華中送南方2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7%;西北送華北和華中合計1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3%;西南送華東14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9%。
10月份,全國各省送出電量合計13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其中,四川送出電量2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云南送出電量20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6%;內蒙古送出電量19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湖北送出電量10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2%;山西送出電量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
五、新增裝機情況
1-10月份,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產能力10544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2004萬千瓦。其中,水電1682萬千瓦、火電②3651萬千瓦(其中燃煤2188萬千瓦、燃氣568萬千瓦、生物質581萬千瓦)、核電340萬千瓦、風電1919萬千瓦、太陽能發電2931萬千瓦,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分別比上年同期多投產792、156、228、90和744萬千瓦。
六、電力投資完成情況
1-10月份,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3628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水電772億元,同比增長8.4%;火電448億元,同比增長18.8%;核電395億元,同比增長52.3%;風電1644億元,同比降低10.4%。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完成投資占電源完成投資的90.3%,同比降低1.7%。
1-10月份,全國電網工程完成投資3408億元,同比增長1.1%。
注:
① 從2018年5月份開始,三次產業劃分按照《國家統計局關于修訂<三次產業劃分規定(2012)>的通知》(國統設管函〔2018〕74號)調整,為保證數據可比,同期數據根據新標準重新進行了分類。
② 本年新增火電裝機統計口徑包含應急調峰儲備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