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以平朔安太堡礦為代表的國內400多座露天煤礦普遍存在邊幫遺存“呆滯煤”問題,造成大量煤炭資源浪費和邊坡滑坡安全事故風險隱患。能源發展作為中國煤科綠色開發板塊核心企業、行業級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和新技術新裝備應用試驗基地,積極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動擔當央企使命,在全面總結金正泰露天礦邊幫煤開采經驗的基礎上,借助中國煤科整體科技和裝備優勢,聯合沈陽設計院、太原研究院、科工生態等單位,積極開展露天礦邊幫壓覆資源高效回收科技攻關。
經過多年研究,能源發展開發出一系列國內領先的技術、裝備和工藝。首次提出基于地質力學的邊幫煤回收適用性評估方法、采硐群與支撐煤柱優化設計、邊幫采場鏈式滑坡災害預測預警方法、露采與邊幫煤回收協同工藝、遠程智能化控制連續采煤工藝、基于捷聯慣導的記憶割煤技術、工作面瓦斯及粉塵無人化治理技術等,大大提升了露天礦邊幫煤開采的技術工藝智能化水平;聯合太原研究院及行業專家共同研制的國內首臺套邊幫煤回收成套設備,具備工作面無人化開采、自動化監測預警、工作面自動化通風除塵功能,邊幫煤回收成套技術與裝備性能安全可靠,年回收能力可達80萬噸,各項技術標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此次平朔安太堡露天礦邊幫煤開采示范項目,在露天開采工藝及技術裝備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該項目的實施,是能源發展堅持中國煤科“創新驅動、聚焦主業”戰略的一次成功產業轉型升級,是踐行新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助力我國露采工藝新變革、推動能源生產革命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一次有益嘗試,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助力保障能源穩定供應、提升露天礦安全生產水平的成功典范。
下一步,能源發展將深入貫徹落實“1245”總體發展思路,繼續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的發展理念,按照“科技研究+示范工程”合作模式,加快露天礦壓覆資源安全綠色智能回收的技術攻關與設備迭代步伐,致力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露天礦邊幫煤安全綠色智能開采示范工程,推動中國煤炭工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