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生、因煤而興、更因煤而變。在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及山西省新一輪省屬國企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華陽股份這個能源巨頭開始轉身。
加快“新能源+儲能”布局
“我們與中科院、中科海鈉共同合作打造的全球首套1兆瓦時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已于今年上半年正式發布,目前2000噸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生產線正在建設攻堅期,力爭盡快投產,搶占行業先機。”提及華陽的轉型之路,翟紅頗為驕傲地說,這是公司布局儲能上下游產業鏈的堅定一步,也是華陽打造新能源產業體系、實現國企轉型的重要一環。
翟紅介紹,該系統核心鈉離子電池利用華陽儲量豐富的無煙煤為前驅體,采用中科院的碳基負極材料生產技術和正極廉價原料加工工藝生產,具有成本低、安全性能高、低溫性能良好、循環壽命長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大規模儲能、低速電動車、5G基站等領域。
布局鈉離子電池只是華陽股份深挖“護城河”的一部分。
在光伏領域,華陽股份以光伏組件作為切入點進行全產業鏈布局,據目前市場行情分析,5吉瓦高效光伏組件制造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近百億元。
夯實煤炭綠色發展之基
“目前公司由上市初的‘兩礦一廠’、880萬噸產能,成長為下轄15家分公司、42家子公司、8座在產礦井,年產煤炭4000多萬噸的大型煤炭企業。”談到華陽股份的煤炭板塊,翟紅介紹,目前公司還有兩座新建礦井,達產后公司每年可增加產能1000萬噸。
據介紹,公司旗下一礦對高家溝污水處理站實施全面提效改造,改造后的污水處理站處理規模為150立方米/小時,經過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等,處理后的礦井水可達地表水Ⅲ類標準;二礦通過加裝噴霧降塵系統、實施封閉改造等方式,走向“采煤不見煤、出煤不見塵”的綠色礦山2.0時代。榆樹坡公司投建了井下超磁分離水處理系統,加上一座地面礦井水處理站,每天可處理1730立方米礦井水,真正做到礦井水零排放。
“在智慧礦山推進過程中,我們同樣不斷對標先進,以信息技術為引領,推進“5G+”智能礦山建設。”翟紅表示,按照計劃,華陽股份將于今年建成國家“首批智能化升級改造示范煤礦”,之后兩年內將剩余6座礦井陸續升級為智能化礦井,最終實現井下無人值守、皮帶運輸系統集中控制。
華陽股份主動發揮國企保障能源安全“壓艙石”的作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組織生產,保障煤炭供應。
數據顯示,僅國慶假期,華陽煤炭銷量完成75.6萬噸,超計劃13.3萬噸。其中,電煤發運量完成49.7萬噸,超計劃10.3萬噸,三方長協履約率達100%。
據介紹,在拓展煤炭市場方面,華陽進行了如下布局:一是在煤炭主產地與區域內大型煤炭集團開展區域性聯合銷售,達到資源優勢互補,滿足用戶煤炭多樣化需求;二是通過推動開展銷售聯盟戰略,通過外購煤炭,利用現有的銷售渠道擴大市場競爭力;三是充分發揮國際陸港的優勢,通過火運、海運、海進江等多式聯運滿足下游用戶需求,提高市場競爭力。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mp-quote,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text-align:="" justi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