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12月14日電(記者杜康)MSCI在剛剛舉行的“2022年ESG趨勢展望”發布會上表示,全球投資者對于煤炭類資產的態度近兩年發生了轉變。以更精細化的投資管理來配合能源結構漸進式的調整和轉型將是趨勢。
MSCIESG與氣候研究部亞太區主管王曉書稱,ESG投資對于“循序漸進過程的理解非常重要”,尤其是煤炭類資產的相關投資。
一方面,目前中國關于逐漸減少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的指導意見已經越來越明確,包括要求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要應達到25%;2060年非化石能源的消費比重要達到80%以上等。長期來看,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一定是逐漸降低的。
另一方面,中國在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因此,MSCI認為,中國能源的轉型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能源價格的波動、供電缺口等問題,是和民生、國家安全、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王曉書說。
王曉書稱,全球投資者對于煤炭類資產的態度近兩年發生了轉變。“幾年前,投資者認為煤炭類的能源不是清潔能源,因此在投資組合當中將煤炭類資產直接剔除。但事實上,不可能將煤炭和化石能源從經濟生產、人民生活中突然剔除。這只會導致投資的剔除和現實能源消費需求之間的差異。而如今,投資者開始更精準地進行投資調整,這需要更專業細致的研究,以及與被投公司的積極溝通。即使同屬于化石燃料產業,企業低碳轉型的目標進度不同、實踐方式不同,在未來產業轉型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也將有相當的差異。”
此外,王曉書還表示,雖然能源、電力、材料等行業是低碳轉型中承壓最重的行業,但風險之中也暗藏機遇。據MSCI統計,這些高耗能行業目前擁有清潔技術領域最多的專利數量,并且正在將越來越多的研發資金投入到綠色領域的技術突破中。